《成為自由人》讀後心得:自由的第一步是先成為自己

會對《成為自由人》這本書有興趣,是因為一個我很喜歡的 Instagram 閱讀帳號(read_and_reframe)大力推薦這本書,這本書甚至是讓她開啟 Instagram 帳號的契機。然而,《成為自由人》目前尚未有電子書版,因此趁著年初回台,我在誠品購入了《成為自由人》實體書,以及另一本李惠貞老師的著作《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》。

這本書在講什麼?

作者李惠貞曾在出版界工作多年,並於 2011 年加入著名生活風格雜誌《Shopping Design》擔任總編輯。2017 年,她決定離開總編輯的位置,自行創業,創立了以推廣閱讀行動為目的的「獨角獸計畫」。

《成為自由人》記錄了她工作與人生的體悟,包括她為何如此喜愛及享受工作、她的創意與想法都從何而來?以及在人生上,2013 年經歷了喪夫之痛,她是如何帶著與丈夫幸福的回憶與女兒一起生活下去。全書以「自由」為主題貫穿,談了各種不同的自由,工作的自由、人生的自由、旅行的自由。

我覺得在閱讀這本書時,時間過得特別慢。之前看《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》就有感受到,李惠貞老師的文字十分溫柔,不帶有一絲批判與怪罪,非常有耐心的解開讀者們對於世界的種種偏見與誤解。

我很喜歡看這種人生散文集,這些比我人生走過更多歲數的作者分享過去曾經歷過的困境,都能說得這麼雲淡風清,似乎也給我了信心與安慰——我一定也能跨越屬於我的人生困境。尤其李惠貞老師是一位 40 多歲的女性,遭遇過人生的許多挫折,她最後也找到了與世界相處的方式,活成了她自己,有點像成為我自己的 role model,給我的人生提供更多種可能。

成為自己是自由的第一步

我們常嚷著「追求自由」,但自由究竟是什麼?

作者認為自由的第一步是「成為自己」。但要如何成為自己,首先要先夠了解自己,必須經過足夠的內在探索外在挑戰,慢慢釐清自己「有什麼」與「沒有什麼」。當你夠了解自己,你才有股通透的力量成為自己,也才能將選擇權放回自己身上,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。無論結果是成功或失敗,你也知道自己盡了全力,而不只是怪罪於環境與命運。

只盯著既定目標只會視野變得狹隘

作者在許多講述不同內容的篇幅中,都隱隱談到這個觀念。

在做專案時,設定目標並朝著目標邁進是通則。然而,這件事似乎不能完美應用在人生與職涯上。

當我們太執著於想達成的目標時,我們像是在黑暗的環境中拿著手電筒尋找,我們的目光只會聚焦在光源中,而忽略了其他突如其來發生的事,可能是意外,也可能是更好的機會。

看這本這段時,完全起雞皮疙瘩,這不就是我兩年前人生的寫照嗎?那時候的我在職涯中太想要追逐某個特定的目標,導致當發生了計畫以外的事情時,我不知所措,無法處理這個 uncertainty 的結果就是,輕易地認定自己「失敗」了,花了很大的力氣才重新整理自己、站起來(延伸閱讀:寫給自己的情書 —— 獻給每個可能身處低潮的你)。

經歷了那次人生低潮,我也試著把自己活得更寬廣、更彈性一些,不要只看見一個目標直直的往前走,而是擁抱各種未知的可能性。我知道這一切並不容易,但我知道自己在路上了。

問題的問法,會決定你得到的答案。

如同只盯著既定目標,會使我們的視野變得狹窄。我們問問題的方法,也會侷限我們能夠得到的答案選項。

書中舉例:如果你找的是一顆紅球,你的眼中只會看到紅球,如果你要找的是一顆會發光的紅球,你會去找一顆紅球,而且它要會發光。

又如許多職業上班族平常思索的問題:如果你只想著在事業上有所成就,自然會拼盡全力投入工作;如果你認為家人重於一切,就會接受以家庭為重而在工作上有所妥協的結果。但如果我們兩者都想兼顧呢?如果偏重任一端,我們都不買單呢?如果問法變成「既要有成就感、也不想犧牲家庭」,你就會努力從這方向去找答案,而不是一開始就否決掉一半的可能。

因此,問問題之前,必須釐清問問題的目的。這使我想起之前聽的 Podcast《The Analytical Power Hour》〈#240: Asking Better Questions with Taylor Buonocore Guthrie〉,也有討論到類似的概念。

這集 Podcast 是在講身為 Business Analyst 在職場上要如何精準提問(這集我收穫超多,推薦大家收聽!!)來賓提到到常常我們問的問題,其實都會引導至特定的答案與結果。例如當你問的是封閉式問題(yes/no questions),得到的答案就只會是 Yes or No,不會有更多資訊。又或者當你問有 default 的問題,也只會得到預設的答案。來賓分享她之前在冬天都會帶辦給小朋友的戶外冬令營,當她要求家長問小朋友「雪摸起來怎麼樣時?」許多家長都會下意識問「帶有預設答案的問題」,例如:「你覺得雪摸起來冰嗎?」,在這樣的情況下,小朋友只會回答「冰」或「不冰」,而少了激發出更多描述雪的觸感的可能(例如:雪摸起來濕濕的、雪摸起來很滑)。

回到職涯的問題上,我們也很常會直接下意識思考「要怎麼樣才能進大公司呢?」但這時候我們沒有思考的是「為什麼我們要進大公司?」。釐清根本的原因與問問題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。

好奇心是人生的驅動力

作者提到他對於人生的追求就是「自由」,而自由的背後則出自於對於生命的「好奇心」。

作者引用《聆聽寂靜》的句子:「好奇心是一種最純粹的喜悅,是驅動生命的引擎。」

有趣的是,我發現「好奇心」恰好也是許多荷蘭面試時 recruiters 回答他們在尋找的員工特質。之前在 Unilever 實習的荷蘭主管也很看重「好奇心」,他認為有好奇心的人才會有心對於問題進行持續的研究、找到優化的方法,發展出更多可能性並持續進步。

我也相信因為有了「好奇心」,我們才會想更了解某方面的知識、更了解其他人的動機與觀點,絕對能帶我們走向更遠的地方。

後記

這本書的很多段落我都很有共鳴,可能是近期剛好也在思考的一些想法,或恰好也是我的人生信念,因此讀的時候,非常能夠感受到書裡的文字與自己的生命在對話,提供了許多反思的機會,也帶給正在面臨職涯選擇的我許多啟發。我相信這本書決定是在生命中不同階段時翻閱,都會獲得新觀點的寶藏好書,推薦給大家!


探索更多來自 Liz's Journey 的內容

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
發表留言